套路之「诱饵」「保险」

老爸这段时间都想待在老家,但又怕晚上无聊,决定在老家装个广电,然后再添置一台电视机,就吩咐我去办。看他挺急的样子,就决定直接去商场购买电视机,反正正好我有个朋友在某商场能说上点话,想着到时让他给打个折。我这个人多少有点选择困难症,和他说了下大概的尺寸,直接让他给我推荐。朋友的办事效率也不错,最终选了小米的60寸,价格嘛,比某东便宜。简单的体验了一下后,感觉还不错,比我前两年购买的索尼大法一点也不逊色。当然啦,这样的感觉是建立在价格上的。

因为拜托朋友办事,交谈多了,聊到电视机的销售问题,他和我说到这么一个现象,挺有意思的。他说,

一般人买电视,在确认选购的品牌后就会考虑价格与尺寸,想从中得到一个平衡。打个比方说,一个40寸的电视卖1800,一个60寸的电视卖3800,这个时候消费者就会从各个方面去考虑,例如,客厅的大小、观看的距离、电视的配置、优惠的力度等等因素,消费者就会产生一种难以决择的症状。但这个时候在前两个电视不变的情况下,中间加入一个新的电视,50寸卖3500,消费者关注的就不会是上面列出的各种因素了,会转移到50寸与60寸的价格只相差300元,立马突出60寸的电视实在是太划算了。

听他这么一说,回想一下自己的冲动购物史,还真多少有他说的这个意思。这50寸的电视明显就是「诱饵」,用来引诱我们去选择60寸的电视,真就处处是套路啊,难怪我们不知不觉就会成为韭菜,作为消费者,我们真要处处留个心眼,不要再去购买一些看着划算,但买回来后却用不到实处的东西。

说起套路,我说说家里LD给孩子和她自己前些年买的保险。我一直不同意她去购买的,应该说是不同意她去购买那种以后返还本金的保险,单单购买重疾险就好。可LD就这事无论我怎么劝说解释还是一意孤行,我也懒得就这事和她去吵,所以就随她去了。因为自己多少有点气,所以保险的具体细节我也没去了解,只知道个大概,就拿LD给自己买的保险来说,1年4000多,交20年,主险附送了一个重疾险,我估计我家LD当时就是看中了这个送的「重疾险」,可往往就是这个送的「重疾险」就是个套路之一。

  1. 交完这20年,我家LD50岁,再等20年后才能返还本金,也就是70岁,但只要你领了钱,基本上后面就没有保障了。
  2. 时间。通过通货膨胀保险公司就能把这颗韭菜给收割了。买保险花了20年,然后又要再等20年才能领钱,那些本金在LD70岁后还有什么购买力可言。
  3. 期间要是重疾险出险了,那么到70岁后还能领回本金?据我初步的了解,是不能的。
  4. ……

我估计套路远远不止这些,我也没去深入了解。一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向勤俭持家的LD为什么那个时候不听劝,前些天才知道销售原来是她的发小。听LD说,那时得知发小生活过得不如意,正好她在做保险,就想帮她买三份保险。也罢也罢,个人认为我家LD这次蠢得可以,在她发小那买保险这个事情我不认同,她发小开了这三张单,能得到多少利益哦?明显效益太低。不过她的发小,她最了解,说不定LD更多的是顾及她发小的感受。